close

有智慧的愛,找回天倫之樂!

【陳尚綾,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副教授,資深諮商心理師】

(本文個案故事皆是綜合常見之個案類型與個案經驗編撰而成,提供讀者思考自我心靈的奧妙)

 

   小杰是一位二十歲的大學生,他斯文有禮、但卻滿懷懊惱地坐在諮商室中,他低聲敘說「我好想要能夠去愛我的媽媽,但是我卻找不到愛的理由…」。這位小杰,從小聽話乖巧、獨立自律,是一般父母心中的「好小孩」,他說他越來越無法「忍受」自己這幾年在媽媽面前的壞脾氣,甚至只要聽到媽媽的聲音,就覺得心中有一股怒氣,想要發火..,但每次發火後,自己總是覺得「愧疚」,為何自己無法「愛」這位生養自己二十年的母親…。

小杰回顧成長過程,小時總是盼望得到母親的「讚賞」,希望自己可以讓媽媽滿意、開心,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小杰放棄了那份渴望,轉而去發展自己在朋友與學業上「可以掌握的快樂」,小杰嘆氣說:「想要讓媽媽快樂,太難了!」。但是,這幾年當小杰發現母親對著辛苦工作卻沈默少言的爸爸不假顏色,對著升學失敗、退縮順從的哥哥多加指責時,小杰屢屢挺身對抗,衝突一次比一次劇烈。連帶著,小杰也不滿於媽媽的各種價值觀與個性..,越來越羨慕「別人的媽媽」可以那麼溫暖、開明、有氣質..,自己的媽媽卻那麼冷酷、固執、粗俗..。當越來越看到自己心中對媽媽的「指責、抱怨」時,善良的小杰更加「自責」;為了減少自己對媽媽「失控的情緒」,他只好刻意減少與媽媽互動。小杰說他真的「好想能去愛媽媽」、「好想要有個溫暖的家」,而不想大學畢業後,藉著工作的理由,從此「逃離」了媽媽、逃避了這個家。

過去,小杰從「想要被愛與肯定」的「失落」中另尋出路,雖然他似乎從朋友與學業成就中找到了自己「存在」的快樂與價值,但同時也將那份對家庭的「失落」壓抑到最深的心中角落。當小杰敘說母親總是「看不到」自己已做到的,又總是能夠「看到」自己沒做到、或沒辦法做到的…,越說越哽咽、鼻頭一酸,眼淚已在眼眶中打轉....,他說「我以為自己早已經不在意了,但是沒想到其實還是很在意」、「媽媽的那種失望、生氣的表情,就好像是陰影一般…讓我覺得自己永遠無法讓媽媽滿意… 感覺很糟糕、很委屈、很難受….」。這種未滿足需求的成長傷痛,好像是還沒好的傷口一樣,不小心碰觸到它還是會隱隱作痛…。

小杰說:「我算是家中最幸運的人了… 我有很多好朋友,又出來外面念書…不像爸跟哥只能每天待在家裡被唸、被罵.. 」,「每次我從外面回來家裡,就感覺像走進了『冷宮』,一個沒有溫暖的家..很想要再趕快出去…,我就一直在想,為什麼我們家是這個樣子..」。「好幾次,我看到我爸幫我媽做家事,卻被我媽嫌得要命....又看到我媽又在罵我哥,說他不中用,找不到好工作,我就火冒三丈…我覺得我們家會這個樣子,都是我媽媽造成的…」。我看到了小杰對家人的「疼惜」如此真切,也如此地想要為他們「討回公道」,想為這個家找回應該要有的「溫暖與愛」。當我反映了小杰的這種「渴求」時,小杰似乎更加懂得自己「生氣」背後的理由。

另方面,或許因為小杰曾有過這種傷痛,所以就更容易「敏感」父兄所遭受的傷痛。這種「感同身受」,既是來自親情之愛的不捨,有可能也同時來自小杰自己未了的傷痛。這兩種合併的傷痛,不斷累積了更多的情緒能量,使它宛如地雷般,一觸即發!當我把這種可能性,嘗試與小杰討論時,小杰顯得略有所悟、心有所感…。很奇妙的是,當這些種種複雜的內在情緒與心理渴求,為我們自己所接觸、理解時,我們這個「人」也就會變得比較「放鬆、柔軟」,甚至比較「可控」了。

但是,只是碰觸、學習撫慰與了悟自己的心,還不足夠;若要形成更大的改變力量,則還需去碰觸對方的心、設身處地瞭解與同理對方的「需求與限制」,以「新的眼光」去看待對方,並進一步採取新的行動!

    當我們多探索家庭與母親背景時,瞭解到小杰父親是勞工,收入有限,使媽媽總是抱怨錢不夠、家庭開銷大,故嚴格管控家中一切事務。面對媽媽的管控,除了小杰偶而的抗議外,父兄都沈默順從,家裡氣氛既平淡也「冷漠」。小杰說如果不是媽媽,他們家是不可能有房子有存款的,但媽媽總愛說自己多辛苦、家人不懂感激,反而讓家人很反感,不想「理」媽媽。另外,小杰媽媽排行老大,從小承擔「長姊如母」的角色照顧弟妹,雖然很懂得照顧他人,但同時也可能因童年無法得到父母足夠的照顧與疼惜,而比其他小孩「更需要」被愛與肯定。我不知道小杰媽媽內在的那個「小女孩」,到底累積了多少委屈與不滿;但是,當她「抱怨」他人有多少,其實就表示她的「委屈」有多少。我問小杰,你的媽媽是否也可能像你一樣,非常需要「被愛與肯定」,渴求家人們溫暖熱烈的回應,卻一樣求不得?此外,上一代在物質匱乏的環境中對於小孩的「心理需求」,常無暇顧及或者不知道如何著力。我問小杰,媽媽有無可能很少經驗,甚至也沒有學過「鼓勵與關懷」的話語,使得她只能用「更多的抱怨」去「要求」,但卻適得其反!

聰明的小杰說,過去他只知道家人很需要媽媽的「鼓勵與關懷」,但卻「忘記」媽媽也需要…,很討厭媽媽的抱怨,但沒想過媽媽也許「只會」抱怨!

此外,在這個家中,似乎有著看不見的「互動循環」,使所有家人卡在埋怨與求不得中,無法動彈。媽媽想要管控以照顧家人,但過多的指責與抱怨卻使家人不敢靠近;小杰想要停止媽媽的指責與抱怨,但卻也同樣用指責來挑戰媽媽,其他家人想要減少衝突,更常以沈默回應,但媽媽得不到想要的積極回應,只好以更多的指責與抱怨來要求;但此些負面的要求與回應,皆使整個家陷入更大的壓力與困境中…。小杰問「到底要如何才能打破這種惡性循環呢?」,我反問小杰「你覺得在這個循環中,你參與了哪些?」。如果小杰能夠開始多做「不同」以往的行動方式,使循環鎖鍊中的環扣被打破,那麼新的正向互動循環,就可以被建立!

小杰想要找回的天倫之樂,不僅需要「想要去愛」的「動力」,也更需要擁有「如何去愛」的「智慧」!如果我們能夠用「人」的角度來同理自己與父母身為人的「需求與限制」,而非僅以「角色」期待來評價,我們會更有智慧。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,也沒有完美的小孩。當我們體驗到不完美的期待失落時,或許我們才能重新有機會「接納」真實的「我」與「你」。「接納真實」比「要求完美」更重要,也更是生命中要教會我們的「有智慧的愛」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回歸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