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找回悲傷,擁有快樂

【陳尚綾,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副教授,資深諮商心理師】

(本文個案故事皆是綜合常見之個案類型與個案經驗編撰而成,提供讀者思考自我心靈的奧妙) 

大為是一位擁有美滿家庭與高收入的科技新貴,但他卻無法快樂。最近,因為身邊一位朋友罹患癌症,他發現自己陷入莫名的焦慮,不知道自己倒底怎麼了?當我繼續詢問相關事件時,大為突然想起了五年前父親過世時,自己在醫院所經歷的痛苦。

他說,他知道自己當時很哀傷,但是因為身為長子,需要一人承擔處理所有的事,整個過程連一滴眼淚也沒有哭!我問「承擔」什麼事呢?大為描述了許多事件,其中講到一件事,卻無法言語,遲疑許久…。最後,他說,當時父親病情快速惡化,醫生建議緊急開刀,當家人們無法決定時,大為決定「開刀」,簽下同意書。但是,當日父親卻在手術過程中不幸離世…。當我仔細聆聽大為的故事時,我能感受到大為可能會有的自責、遺憾與哀痛,但是大為描述時卻沒有任何表情。我嘗試用各種方式,同理引導他,但他只能表示瞭解,卻無法真正接觸他的情緒。他告訴我,他從小就不會輕易在別人面前哭,即使是看電影,也習慣單獨一個人看,才允許自己隨著劇情哭笑。

我突然聯想到他對父親離世的自責感,與迪士尼知名的電影卡通「獅子王」雷同。我建議他回家後單獨租看此片,下次再與我分享他的心得。當他再度回到諮商室時,他慎重地向我再三道謝!他說,剛開始看第一遍時,就有一些感覺,但哭不出來;當他再看第二遍、第三遍時,沒想到自己的眼淚就像潰堤般,一發不可收拾。他覺得他與獅子王主角辛巴一樣,認為自己「害死」了爸爸,巨大的自責與罪惡感,讓他們無法承受..。辛巴逃到陌生遙遠的森林,表面上與朋友快樂無憂,但內心深處卻痛苦不已。我問大為,他逃到那裡去了呢?大為說,白天他可以逃入忙碌的工作,但夜深人靜時,總是胸口悶痛,無法成眠。他也發現,辛巴還可以與朋友同樂,但是他卻越來越無法「快樂」,與家人的距離越來越遠。我問他,這麼多年來,強忍的淚水,好不容易在看影片時有機會流出來,他的感覺如何?大為說,他從來不知道,原來痛痛快快地「大哭」,可以讓自己的身心如此輕鬆!痛哭過後的自己,感覺更真實了!

我問大為,當時他為何「決定」開刀?他說,如果不開刀,可能只會拖延時間,但如果開刀順利,病情則可能會好轉。我問他,如果依據他對父親的瞭解,他父親會如何選擇?大為頓時眼睛一亮,很肯定地告訴我,他父親一輩子勇敢果斷,他應該會「選擇」開刀!我回應大為:「你是如此深愛你的父親,你更承襲了父親的果斷勇敢。我相信,只要能救活父親,不論什麼危險你都會勇敢承擔…;但是,不幸的是,連醫生都無法保證的風險,即使你再勇敢你也無法保證…」。大為一邊聆聽我的話語,表情顯得非常感動,眼眶也開始泛淚。我有感而發地說:「我也很深愛、敬重我的父親,我想我如果與你身處同樣的情況,我可能也會選擇『責怪』自己,因為這樣地突然失去父親,無法責怪上天、責怪醫生,更無法責怪父親,當然只能責怪自己了,但是這種罪惡感又是如此地深重,不是我們子女可以承擔的啊!因此,也只能暫時『不去感覺』…」。大為非常認真地聆聽我的話語,不斷點頭認同這種心理過程。

我問大為,他猜想他父親在天之靈,他會「原諒」他的兒子嗎?大為說「父親當然會原諒我!但是,是我自己不原諒自己啊!」。確實啊!如果太輕易地原諒自己,好像就不得不接受父親的死亡,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無能為力!大為是如此希望父親可以活下來,希望自己可以救活父親!那種深沈的遺憾與哀痛,大為多年來似乎藉著「不原諒自己」來哀悼父親。我問大為,如果未來有一天,你的兒子也面臨同樣的情況,你會希望他像你一樣「不原諒自己」嗎?大為面色凝重的說「當然不會,那樣太痛苦了!」。我提醒大為「我相信你的父親,也不希望你這樣的痛苦!或許『學習原諒自己』,是你那勇敢的父親,希望你學習的另一種『勇敢與承擔』!」。

我不確定大為最後是否「完全」寬諒自我了。但是,當他找回了多年來所深藏的「悲傷」,去重新理解「無法悲傷」背後的巨大「罪惡感」時,似乎他也開始擁有感覺「快樂」的能力了。大為說,自從來諮商後,他覺得一次比一次更輕鬆,感覺上也能與家人越來越靠近,可以去大笑,與家人同樂!

原來,我們的感覺系統,是如此地敏銳又細緻,當我們「無法悲傷」的同時,我們也失去了「擁有快樂」的感覺能力,因為它們是一體的兩面,兩者相互依存。難怪智者總是告訴我們,有得也會有失,當我們因為「得到」而快樂時,我們也會因為「失去」而悲傷;快樂與悲傷,反映的是我們對於人生境遇的真實感受,如果我們學會「活在當下」,快樂時快樂,悲傷時悲傷,不僅讓我們的感覺能量系統自然流動,沒有窒礙,也更讓我們能從體驗人生的「苦樂」中,領悟箇中真諦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回歸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