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重新與自我接觸,安頓焦慮

【陳尚綾,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副教授,資深諮商心理師】

(本文個案故事皆是綜合常見之個案類型與個案經驗編撰而成,提供讀者思考自我心靈的奧妙)

 小晴是一位強迫症患者。當她描述完所有的強迫症狀後,我問她,在她還未患病前,她是一個怎麼樣的女孩?她的夢想、她最喜歡做什麼事?小晴突然眼睛一亮,悠悠地望著遠方,似乎在找尋非常久遠的記憶。她說她喜歡一切美的事物,曾經夢想當一位藝術家。但是,當她國中快畢業,想考高中時,有一天上學途中,媽媽攔住她的腳踏車,指著她的鼻子,幾近狂嘯地罵她是一個自私的女兒,不懂得父母的辛勞,一心只想著要讀書,不幫忙分擔家計…。那天她整個人呆住了,強烈的罪惡感讓她放棄了她的夢想,半工半讀高職畢業後,進入工廠當會計,至今十年。

我能瞭解孝順的小晴因為體貼父母辛勞,當時所做的選擇,而當年受到母親責難的那份委屈與心痛,似乎還烙印在她的心中…。我也感受到小晴在放棄自己夢想的同時,彷彿也遠離了她自己的「心」。

我問小晴,目前家裡的情況如何?小晴說,弟弟妹妹已大專畢業,家庭經濟也好轉,家人目前都非常安好,反倒是自己居然罹病..。我再問小晴,當她工作之餘,如何安頓她自己心中的那個喜愛藝術的小晴呢?小晴一時語塞、眼眶泛淚,久久說出「我沒有安頓啊…我完全遺忘她、甚至拋棄她了…」。小晴的眼淚道出了,長久以來與自我內在隔離的遺憾與辛酸。小晴說,我以前小時候很會畫畫,對大自然的美麗總是充滿感動,但是這十幾年我好像都不允許自己去接觸,去感覺…。

有可能,當時小晴以為需要「完全」放棄那個對藝術充滿熱情的內在自我,才能專心做一個回報父母的乖巧女兒。也因此,多年來小晴必須用壓抑與遺忘的方式與自己相處。但是,當我們越努力隔絕自我的某部分時,這個部分就越需要用各種方式來與我們接觸。也許,那種小晴所無法自控的強迫症狀,是在提醒小晴「不可以再如此輕忽自己,與心隔離…」,否則為了安定內在的焦慮,「心」只好發展某些重複儀式行為來勉強安頓。

我告訴小晴,我非常敬佩小晴這許多年對家庭的付出,她是如此地犧牲自我、全心照顧家人。但是,我同時也告訴小晴,你有一個長久唯一忘記照顧的人啊!就是你自己!小晴當下激動不已,似乎觸動了那個需要被關懷、被瞭解、被呵護的小女孩。很奇妙的是,當小晴有機會述說這段故事,好好探討那個為自己所遺忘、拋棄的自我部分時,小晴似乎重新找到了生命的動力泉源。小晴不僅主動報名參加學習素描與油彩,還開始天天上網瀏覽藝術相關的資訊,自學電腦繪圖與設計…。即使,強迫症狀還是偶而存在,但是已經不再是小晴的生活主題,小晴說她從來不知道自己可以如此快樂、有活力!

原來,當我們釋放自己、重新接觸自己時,「開心」的心,就會自然安頓我們的焦慮,找回自我天性的喜樂與自在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回歸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